首页 >> 企业 > >> 内容页

推动“近海岸”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天天微速讯

2023-04-20 15:23:31 中国小康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进一步指明了公共安全治理的改进方向、前进目标,体现了“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的工作理念,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三亚拥有长达264.42公里的海岸线,分布着19个大小海湾,是国内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常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海滩度假游玩,但近年来一系列“近海岸”游泳溺水事件频繁敲响安全警钟。三亚市应急管理部门在总结近年“近海岸”事故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三亚地区的海域特点,聚焦近海岸公共安全治理薄弱环节,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着力推动“近海岸”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原则,坚持常态应急与非常态应急相结合,计划通过建设感知网络及智能分析预警应急信息化平台、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培育水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服务设施、储备应急装备物资、举办近海岸城市安全治理研讨会或论坛、设立救援奖励、引领相关应急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动建立起与三亚自贸港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涉海应急管理体系。


(相关资料图)

打造“事前科学防、事中有效控、事后及时救”的全链条防控体系

在“事前科学防”方面,就是要加强风险辨识,提高风险预先分析能力,推进源头治理落地。这要求城市管理者对风险保持敏感性,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确定性思维防范化解不确定性风险。要拓宽风险认知渠道,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形成集体建议,最大化规避决策风险;为基层赋权增能,让基层敢于承担风险预警的责任,提高治“未病”能力,不要害怕“小题大做”。

在“事中有效控”方面,需要针对风险承载体,加强“数据化观、信息化管、智能化防”的能力建设。“数据化观”要聚焦重大、较大风险,加强风险感知网络布局,提升风险监控能力;“信息化管”要用信息化手段把控风险防控质量,同步强化风险关联性分析,提升相关预警能力;“智能化防”要用好各类适用技术,提升“技防”能力。要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确保将各类安全风险管控在隐患之前,将隐患治理在事故之前。

在“事后及时救”方面,重在统筹应急资源,建立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的应急机制。应急决策要提高基础信息汇聚、现场信息获取、态势演变分析的能力,推动“数据+经验”双驱动决策机制落实等。执行工作要确保当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有正确的人配备正确的装备物资,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坚持社会共治,积极推进“近海岸”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

古语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推动“近海岸”安全治理模式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需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近海岸”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动员全社会力量维护公共安全。

同时,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政府主导,解决转型过程中的统筹规划、法规标准、工作安排等问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围绕推动“近海岸”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所需的资金、技术、智库等完善制度安排。

突破 “政府兜底”的既往认知,明确政府、市场、公众三方责任义务

理清政府、市场和公众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引导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主要解决机制创新问题。要主动针对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态势以及阶段性困难,完善机制、形成规范,落实一套制度安排。围绕领导重视、思想统一、责任落实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形成一套制度体系,并将其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中。要明确目标任务、措施路径、工作方法,列出计划表、路线图,有序稳步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例如,用“风险清单”解决“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的问题,用“隐患排查”解决风险演变的问题,用“保险转移”解决一些不能承担或承担成本过高的问题,用“处置手册”解决“近海岸”安全风险防控“做”和“管”的问题。

市场主要解决能力问题。要集成各项自主技术,围绕风险辨识、分析、防控等工作,配合政府搭建“城市智能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将“近海岸”风险源的基本信息、周边重要设施及应急力量等信息汇聚起来,实现风险可观;解决重大风险预警问题,实现风险可测、可防,相关专业部门要结合重大风险演变为事故的机理特征,明确监控参数、研发预警算法、优化信息推送,实现分色预警;针对不同预警级别完善应急预案,自动推送应急方案,提高分级响应、分类处置的能力,以多种手段避免事故。

公众主要解决意识问题。要主动增强风险意识,通过自觉参加风险防范宣传活动,关注风险提示信息或新闻报道,逐渐从单一风险宣教的受众变成风险意识的传播者,积极参与到“近海岸”安全风险防控中。可以通过编写各类风险防范科普图册或书籍,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区安全文化的建设等手段给公众创造增强风险意识的环境,当然最有效的举措应该是把灾害预防等科学知识纳入国民教育,风险意识的树立以及应急技能的提升应当从中小学开始抓起。

由于现代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的产生及其治理没有什么先例可循。人们必须告别这样的观念,即风险治理只是政府的事,才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治理风险,才能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风险治理,既要加强对事后的监控与处置,但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强化风险的事先预防机制。如果政府和公众都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就能在相当程度上阻止或延缓风险事件的发生;即便发生了,也可以尽量减少其造成的危害。

(杨军建,作者为海南省三亚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20条 上一页1/20 下一页
最近更新